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21-04-01
導 讀: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2020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生態環境部公告2021年第3號)(簡稱《目錄》)。在生態環境部指導下,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具體承擔《目錄》的技術篩選和編制工作。為便于各相關方使用《目錄》,我會編制了《目錄》典型應用案例,將陸續在微信平臺上發布。所有案例均來自目錄入選技術的申報材料,案例內容經業主單位和申報單位蓋章確認,其內容真實性由申報單位負責。
天津市環科院—移動式醫療廢物應急焚燒處置技術典型應用案例(二)
工藝路線
該技術采用移動式焚燒技術,將醫療廢物送入焚燒系統,在一燃室烘干和熱解,二燃室充分燃燒熱解氣體,實現醫療廢物無害化和減量化。煙氣急冷后經活性炭噴射+布袋除塵+堿液噴淋脫酸+電除塵凈化處理,焚燒殘渣和飛灰送至填埋場安全處置。
主要技術指標
實現醫療廢物的減量化和無害化,滿足消毒殺菌要求。
技術特點
采用移動式處理方式,可實現應急期間醫療廢物應急處置。
適用范圍
醫療廢物應急處置。
案例名稱
孝感市移動式醫療廢物應急焚燒處置援助項目
業主單位
湖北省孝感市生態環境局
案例概況
工程地址:湖北省孝感市東山頭鎮東涇路164號中環環境治理有限公司。
工程規模:1.5t/d~2t/d。投運時間:2020年2月。
驗收情況:收到生態環境部辦公廳《關于表揚天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函》及孝感市新冠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指揮部的感謝信。
工藝流程
操作時先啟動二燃室,在10min~15min內溫度達到850℃以上,然后啟動一燃室,當一燃室溫度升至350℃左右,可將醫療廢物進行填料,一燃室對廢物烘干和熱解,產生的焚燒殘渣可運至安全填埋場處置;灰化反應產生的氣體進入二燃室充分燃燒,病原微生物和有害物質在焚燒過程因高溫而被有效破壞。燃燒后的煙氣經過急冷塔、噴淋吸收塔等處理后排放。
污染防治效果和達標情況
自2020年2月7日投入使用至今,共處理醫療廢物60t~80t。
二次污染治理情況
煙氣排口檢測煙塵、二氧化硫、氟化氫、氯化氫、氮氧化物、二噁英等排放物濃度。
主要工藝運行和控制參數
啟動升溫階段:一燃室溫度>350℃、二燃室溫度>800℃、進氣量300m3/h、升溫時間<15min、燃燒室壓力-200Pa;烘干熱解階段一燃室溫度>600℃、二燃室溫度>850℃、燃燒室壓力-200Pa、進氣量150m3/h、煙氣停留時間≥2.0s;煙氣凈化裝置:煙道出口φ200mm、流速10m/s、流量900m3/h。
投資費用
設備費120萬元。
運行費用
以每天運行12小時、處理量1.5t、2名操作人員計算,運行費用合計655.5元。
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情況
爐膛使用納米陶瓷材料,熱損<600W/㎡,爐內采用逆流式凈能量輸入,由于物料和熱解氣體在焚燒爐中滯留時間長,保證了廢物熱解焦炭盡可能的轉化為燃料,同時回收廢熱,提高了熱能的利用率。
申報單位:天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
《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是生態環境部的年度技術推廣工作,《目錄》緊密結合當年環境污染治理的重點和熱點領域,推出經工程實踐證明技術水平先進、環境效益明顯、經濟可行的污染防治技術,供企業和管理部門參考使用。《目錄》發布后,我會配套公布《目錄》技術對應的典型應用案例。
2019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典型應用案例
2018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大氣污染防治領域)》典型應用案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