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21-04-07
導 讀: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2020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固體廢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領域)》(生態環境部公告2021年第3號)(簡稱《目錄》)。在生態環境部指導下,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具體承擔《目錄》的技術篩選和編制工作。為便于各相關方使用《目錄》,我會編制了《目錄》典型應用案例,將陸續在微信平臺上發布。所有案例均來自目錄入選技術的申報材料,案例內容經業主單位和申報單位蓋章確認,其內容真實性由申報單位負責。
武漢瑞景環境—有機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多相抽提與化學氧化組合修復技術典型應用案例
工藝路線
通過注射系統向土壤中添加界面活性劑,促進土壤中污染物向液相、氣相轉移,然后進行多相抽提;利用注射系統加入氧化劑進一步處理殘留污染物。廢水、廢氣分別收集處理后達標排放。
主要技術指標
有機污染物去除率≥90%。與常規氣相抽提技術相比效率提高10%。
技術特點
地面環境擾動小,技術組合靈活性高,二次污染相對小。
適用范圍
滲透性中等及以上場地中揮發和半揮發性有機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復。
案例名稱
荊州某化工企業場地搬遷遺留場地修復項目業主單位荊州沙北新區投資開發有限公司
案例概況
工程地址:荊州市沙市區荊沙大道碧桂園中央公園。
工程規模:土壤修復面積4761m2,修復深度0m~2.6m,修復土方量12378m3。
投運時間:2018年10月7日。
驗收情況:通過驗收。
工藝流程
通過注射系統向土壤中添加界面活性劑,促進土壤中污染物向液相、氣相轉移,然后進行多相抽提;利用注射系統加入氧化劑進一步處理殘留污染物。廢水、廢氣分別收集處理后達標排放。
污染防治效果和達標情況
場地內土壤主要污染物為揮發性有機物乙苯,修復后土壤中乙苯濃度低于0.39mg/kg。
二次污染治理情況
粉塵采取灑水、霧炮噴淋等降塵措施;一般固體廢棄物進行集中收集運送至相關場地填埋;廢水收集處理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后進行納管排放;廢氣進行尾氣處理,現場檢測達到大氣綜合排放標準后進行排放。
主要工藝運行和控制參數
抽注氣井間距5m,從石英砂層上端到弱含水層的上端用膨潤土密封,地表灌注厚度約50mm的混凝土。
投資費用
項目總投資315萬元,單位處理能力的投資費用約191元/m3。
運行費用
項目總運行費用86萬元,單位處理能力的運行費用約70元/m3。
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情況
現場施工完成后將全部設備拆除,并將羅茨風機、活性炭罐以及部分可用管件回收利用;剩余廢棄管道、電纜以及雜物全部交由固體廢物處置單位進行規范處置。
申報單位:武漢瑞景環境修復工程有限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