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21-05-13
導讀
在40多家提名機構、100余位提名專家和評審專家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環境技術進步獎”圓滿完成,36個項目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的獲獎成果包括國際專利12項、發明專利646項、實用新型專利864項;2017-2019年,相關產值高達935億元,實現利潤121億元,出口創匯10.8億元,充分體現了我國環境技術研發實力和技術轉化所產生的巨大綜合效益。
我會將陸續發布獲獎項目簡介,供社會各界人士參考。
(注:所有發布材料均由獲獎單位提供。)
項目名稱:高難度化工廢水處理關鍵技術裝備及應用
項目編號:HJJS-2020-1-02
獲獎等級:一等獎
完成單位:四川大學、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海天水務集團股份公司、山東龍安泰環?萍加邢薰、黑龍江北方工具有限公司
完成人:賴波、潘志成、張恒、劉楊、袁月、魏健、段亮、陳志強、汪銳、熊兆錕、曾祥偉、代春龍、彭玉梅、陳婷婷、金奕誠
項目研發團隊部分成員
項目簡介:
民用起爆藥、軍用底火藥、制藥、農藥、染料、煤焦化等難處理化工行業生產廢水,具有生物毒性極強、色度極高、極難生物降解、含重金屬等特征。高難度化工廢水處理的難度遠高于生活污水和普通工業廢水,采用常規的物理、化學、生物等組合技術很難達到預期效果。高級氧化技術能夠有效地分解轉化有毒難降解物質,降低廢水毒性,提高可生化性。其中,經濟高效且環境友好的鐵基材料,能有效地催化氧化劑分解,實現芬頓、類芬頓及催化氧化過程,達到分解轉化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目的。
本項目針對高難度化工廢水處理不能滿足日益提高的環保要求以及鐵基高級氧化技術存在材料易板結鈍化、處理效率低等技術瓶頸問題,在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企業橫向課題等項目的支持下,研發了國內首臺(套)利用內循環水高速旋流mFe/Cu材料的高級氧化處理裝備;構建了1stmFe/Cu+Fenton+2ndmFe/Cu、mFe/Cu-H2O2、mFe/Cu-O3、mFe/Cu-O3-H2O2等耦合高級氧化技術體系。旋流工藝裝備實現了高密度材料高效流化,防止材料鈍化失活;同時提高了鐵基材料利用率,杜絕了酸霧二次污染,減少酸用量90%以上,減少危廢污泥 產生量50%以上,降低運行成本50%以上,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項目技術獲得授權發明/實用新型專利18項,發表國內外論文106篇(中科院一區高水平SCI論文43篇)。由知名院士等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認為:循環水高速旋流裝備屬于國內首創,在高難度化工廢水預處理技術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項目成果已在民用起爆藥、軍用底火藥、制藥、農藥、染料、煤焦化等行業推廣工程應用60余項,近三年新增產值超10億元,新增利潤近1.7億元,累計處理高難度化工廢水約1400萬噸,減排COD約12萬噸、氨氮約2600噸,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解決了高難度化工廢水處理的技術瓶頸問題,為保障我國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工程現場
...
...
...